365天无假日,工作时间8:30——13:30

官网微信
在线留言

什么样的心态不适合做心理咨询?


作为一种专业的助人行为,心理咨询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与重视,寻求心理咨询的人也愈加普遍。但有些来访者抱持的心态,不利于心理咨询的效果,甚至会无功而返。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呢?让我来帮你分析一下。

一、消极应付型:当事人本人并没有求助愿望,或认为自己有能力解决自己的问题,不希望“外人”介入自己的事情,只是迫于家人或其他人的压力不得已前来。这样被动来访的人,易产生抵触情绪或过度防卫,不愿意开放自己,存在较大的心理阻抗,会增加咨询的难度和效果。

二、无可奈何型:来访者只是声讨别人的过错,而不寻找自己的根源。他们一坐下就滔滔不绝地大吐苦水,生活如何如何不如意,别人如何如何对不起他(她),自己如何如何悲惨绝伦。把一大堆问题摊到咨询师面前,“老师你来给我解决吧",而不去考虑“我该怎样面对这些困难?我该做出怎样的努力和尝试?”这样的人缺乏改变现状的主观动力,心理咨询效果不好。

三、“先人后己”型:多见于家庭关系或夫妻关系不和谐的来访者。其中一方过于顾及所谓的“自尊”,不肯率先打破习惯的互动模式,只期望另一方先做出让步,自己不愿意先迈出改变的第一步。他们的逻辑就是:“他(她)先对我好,我才会对他(她)好。”这样的“先人后己”会拖延新型关系的建立,而仍然陷入原先的不和谐关系之中。我提倡,谁觉得最痛苦,谁就要先改变。

四、怀疑审查型:有的来访者置自身的求助问题于不顾,而是过于关注咨询师的个人背景,总是抱着怀疑和戒备的态度,生怕遇上一个滥竽充数的咨询师。他们审阅过机构和咨询师的资质还不够,还要过问咨询师多大年龄啊,是哪里人啊,以前做什么的啊,做了几年咨询啊,结婚没有啊,有没有国外经历啊,等等,简直就像在“相亲”。顾客当然有权要求我们提供合法的资质证明,但我要说明的是,心理咨询效果怎样,可不仅仅取决于心理咨询师的资格和经历,咨访双方的坦诚和信任关系是非常重要的,也许这才是咨询效果好坏的关键。

五、讨价还价型:心理咨询本身是有价值的工作,心理咨询师学成的投入和付出的劳动、时间,理应得到回报,不同级别的咨询师收费标准也应有所不同。心理咨询的价值究竟多少,要看你的认知角度。我们见到有低收入的来访者,为了解决心理问题不惜用去他们的基本生活费。有个打工妹就说:“我解决了心理问题,可以挣更多的钱;而不解决心理问题,连现在的工作也没法做了,心理咨询花钱是值得的。”而我们也见到,有开着私家车、穿着很高档的咨客,却对咨询费斤斤计较,讨价还价,甚至拖欠咨询费。这种行为就像一面镜子,折射出一个人的基本人格素质和一贯行为方式,也许正与来访者的问题根源有关联,来访者你要有所觉察呢。

六、动机不纯型:我们也可见到少数动机不纯的人,他们不去真正改变自己的不良癖好,不肯与过去扭曲变态的心理做割裂,而只想借心理咨询这个开放接纳的场所,满足某些晦涩阴暗的心理需求。某些性心理变态者,他们嘴上说自己如何痛苦,自己也不想这样,但真正让他们戒除痼疾就不干了。他们会提出很多这样那样的无理诉求,与心理咨询师反复纠缠,而拒不接受咨询师的矫正训练。这种人需要端正动机才可前来做心理咨询。





上一篇:最佳状态的家庭教育
下一篇:看你是否需要心理咨询